风水是我们古人选择居住和埋葬先人环境的学问,古已有之。上古时期的黄帝陵的周围环境,龙虎龟凤“四灵”兼备,可以说,是上古时期最好的风水格局。
风水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并在朝庭中设立有专门的机构“灵台”,配备官职“钦天监”,专门负责皇帝陵寝的选址。一般的老百姓难窥其奥,更难得其用。其中晋代郭璞、唐代杨筠松等深得风水术之要,使得风水发扬光大。特别是唐朝唐僖宗年间的杨筠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此时天下大乱,黄巢破京城,乃携皇宫的部分风水书籍,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杨筠松(救贫)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疑龙十问》、《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和《天玉经外编》等堪舆学专著,流传于世,风水术随传于民间,百姓深得其益处。
风水术在其发展和传播中,由于其术甚秘和门规较严,真正掌握风水术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现在大师遍地,其术真假可想而知。 同时,由于不同时期国家重视程度不一,从业人员的情形也就大不相同。就现代而论,前一时期,国家既无禁止,也未公开提倡,从业者也大都隐态和显态出现。一些层次比较高的,总觉得从事此业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心中不是那么畅快!
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风水文化给予肯定,并要求在“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和乡村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也就是说要在“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风水元素,更好地为“绿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风水研究和从业者,更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水平,既要搞好理论传承和探索实践,又要不仅限于一宅一墓的堪舆,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洪流中,更好地服务当代社会和人类,迎接风水文化兴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