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核心理念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并不是神奇、奥秘的“天书”,是中国独特的选择人居环境的学问,是《周易》哲理应用在风水地理文化上,在宇宙全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环境优选和时空优先,告诉人们怎样在自然资源界中,寻找一处是适合居住的环境,以达到“地灵人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境地。杨筠松撰写和留存下来的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体现了古代风水地理“形法”(赣派)的优点,形成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其核心精髓是:“地理五诀”。
所谓“地理五诀”是指“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实质上是把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五个方面,杨筠松根据这五个方面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来决定人居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布局。
三、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历史足迹
中国有悠久的人居建筑历史,截至清末,中国上百个城市、2 000多个县、数万个村、镇,大多由风水地理先生精心选址、规划、设计和布局,这种实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是构筑“低碳”人居生活的典型示范。
(一) 宋城博物馆——赣州古城
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杨筠松应虔州(今赣州市)刺史卢光稠之邀,堪舆、规划、设计、布局扩城方案,献出了毕生精力,为赣州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奠定了理念和营造基础。
赣州位于赣江上游,地处章水与贡水会合处。河流纵横,田地肥沃,青山绿水,风光秀丽,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素称“五岭之要会,闽粤之咽喉”。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二月底,卢光稠派人专程前往三寮请地理宗师杨救贫(赣州客家人对杨筠松的尊称)对扩建虔州城进行堪舆布局。作为卢光稠座上宾的杨筠松与其徒弟曾文辿全力以赴,走遍虔州周边山山水水,寻觅“龙脉”、“水口”,精心规划、布局。他发现虔州“据江右之上游,崆峒峰居前,三阳枕其后,章、贡两水缭绕乎左右,而郁孤岭屹立乎中,诚一方之壮观也”。外围与崆峒山对峙的还有西南的四会峰、九峰山,北面的储山、狮子岩,西北的通天岩等,实可谓“山之分峙,水之潆(ying)洄,而形胜即于此焉”,被杨筠松列为虔州扩建城池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素。
杨筠松依照虔州的地形地貌,建议卢光稠扩城营造龟形和皇城格局。将东西城墙推移至章、贡二江边岸,南城墙的大幅度外扩,使新城北尾南首,特具龟形。杨筠松选虔州城址为上水龟形,龟头筑南门,龟尾在章贡两江合流处,至今仍名龟尾角。东门、西门为龟的两足,均临水。龟首南向,城内皇城座北面南,阳街(今文清路、建国路)南北贯通,形成南朱雀、北玄武。扩城后的阳街更接近于虔州城的东西中轴位置,虔州城遂成为一座三面临水,易守难攻的铁城。
杨筠松在制定扩建虔州城方案时,规划了一座土城墙,长约4 500米左右,上面建有城垛、炮楼等军事设施,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五大城门。这样规模的一座城市,在军事防御、抗洪等方面,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先进了。现保留的赣州古城墙是卢光稠按照杨筠松设计、规划而奠定基础,后经1 000余年各个朝代,特别是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虔州知军孔宗瀚将土城改建为砖石城后,使当今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6.5公里、高大雄伟的城墙,为江西全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七月,荷兰总督派遣使臣首次访华,使团管事约翰?尼霍夫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一书中说,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用砖头砌成,所有炮眼有盖子,盖子上面画着凶恶的兽头,绕城墙走约需两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往数不清的船只”。“赣州宋城墙”专家称之为“全国仅见”。
虔州古城区内,有堪称城市建筑史上奇迹的地下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福寿沟,“作水窗十二间,视水消长而启闭之,水患顿息”,这些杨筠松布局宋代营建的排洪工程,历时900多年,今天仍在发挥防洪御灾作用,在全国十分罕见。
(二) 钟灵秀美——衡阳古城
古有“山之南,水之北曰阳”的地名命名法则,湖南的衡阳就是因为地处衡山之南而得名
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第一峰就是坐落于衡阳市的回雁峰。回雁峰雄踞城南,相传北雁南飞时,一般到这里就歇翅驻足停飞了,衡阳城因此又叫“雁城”。北宋名相王安石的诗句:“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回雁峰因此闻名天下。
传说唐代地理宗师杨筠松路过衡阳,为这里的山水龙脉所吸引,遂停留数日,点化衡阳为朱雀的象征,有灵动飞升之意。并提示有三道“水口”:第一道“水口”位于衡阳城北部蒸水汇入湘江的石鼓山地带。第二道“水口”位于衡阳城北部蒸水汇入湘江的河流西岸的合江套三级矾上,与石鼓山遥相对峙。第三道“水口”位于衡阳城北部耒水汇入湘江的河流交汇处的北岸。“水口”被杨筠松认为是关系到一个城市人才的多寡和财富积累的多少的重要关口,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关锁”和“镇守”。这一手法在衡阳城的全盘布局上显得尤为突出。
乾隆年间编修的《衡州府志?形势》中对衡阳的风水地理布局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衡阳城的镇山为南岳,南岳蜿蜒而南,形成岣嵝峰,前有湘江环带,东洲岛浮现于前方江面,蒸水在北面由西而东汇入湘江,再往北是耒水自东而西融入湘江。石鼓山列于府治左侧,隔岸望之,形如一弯偃月,不愧为“朱雀”的化身。其景色之秀丽,确为一处绝佳的山水形势之地。今天南岳风景名胜开发区的CI形象的管理人员的名片上,都有一幅简化了的“朱雀”造型图,在显示出深厚的风水地理文化底蕴的同时,具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 名人故里——江湾古镇
江湾镇(原称江湾村),位于江西婺源县境东部,江湾水下游梨园河的一个河湾处,西偏南距县城紫阳镇28公里。《婺源县地名志》载:唐初,有滕、叶、鲍姓等云集于此河湾居住,因名“云湾”。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萧江八世祖江敌由附近旃坑迁此,后子孙繁衍成巨族,故以姓氏易村名“云湾”为“江湾”。
江湾村江氏的先祖本姓萧,称“萧江氏”,是西汉初宰相萧何的后裔。萧何之后传至南北时,萧衍创建了南朝的第三个王朝梁朝,萧衍称高祖武帝。萧江支派是高祖武帝的长子,即昭明太子萧统之后嗣。到了唐代,这一支派中的萧禹、萧嵩、萧华、萧复、萧免、萧置、萧仿、萧遘相继出任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唐朝末年,萧遘为僖宗的宰相(杨筠松时在朝廷任国师),死于“朱玫之难”。萧遘之仲子萧祯时为江南节度使,因父蒙难而隐居歙县(属安徽省)篁墩,因“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凡江氏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
江湾石耳山脚下有一座稀奇的篁岭村,村口种有80多株红豆杉,树龄都在500年左右。全村姓曹,是从歙县篁墩迁徙而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西递的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大学士、太子太师曹振鳙父子,其故乡就在篁岭。
江湾是运用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理念指导下选址、布局、建造的一个古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形态美的协调都离不开“地理五诀”的核心内涵。江湾村北靠后龙山,面朝汩汩不息的梨园河。终年不断的河水提供了生产灌溉和生活用水,而民居则大都建在山麓开阔的河湾处,阳光充沛,利于开垦田地。山环水绕,锦峰簇拥,河川如练,这不仅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审美空间,使得江湾古村落成为一方附阴抱阳、四通八达的“天、地、人”浑然一体的人居环境。在中国建设规划与建筑史上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四)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的西南,有一个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流坑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古第一村”。
这个村子大都姓董,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公元904年~905年)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他的曾孙董合再迁至流坑定居,成为流坑的开基祖。相传,唐哀帝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地理宗师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刘江东二人来到流坑村,受到董家热情接待,至留居两年之久。经他们精心规划、布局,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年~943年)完成营造规划,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
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村中古民居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真可谓“百代不断,千年不散”,被国内外文物、史学界盛赞为“千古第一村”。
未完.下续